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拿地谨慎下城市选择“回高退低”,并购贷难提振投资信心

  大部分上市房企对于2022年的投资预判也主要以“谨慎”为核心,销售、回款的情况将决定房企的投资力度。

  自从一季度末以来,上市房企陆续发布2021年年报,并有部分房企在业绩会中透露了2022年的市场预期、投资策略等。整体而言,2022年企业仍将延续自2021年以来投资收紧的态势,策略上聚焦核心城市的同时逐步退出低能级城市。关于并购贷,多家企业表示会谨慎选择,不盲目“接盘”。

 01|六成百强房企投资几乎停滞 半数房企投资金额同比跌幅超50%

  从多家上市房企披露的2021年投资情况来看,谨慎拿地已成为共识。仅有16%的房企投资金额同比有所上涨,且涨幅普遍较低,华润、中海作为去年拿地相对积极的典型代表,拿地金额同比涨幅也分别仅有8%和2%。另,84%的上市房企投资金额较2020年出现下降,且降幅远高于投资力度上涨房企的涨幅。其中有22%的房企投资力度跌幅超过50%,例如金科、中南、阳光城、绿地等。

  进入2022年,尽管政策面暖风不断,但房企投资信心依旧不足。

  首先,从拿地销售比来看,百强房企1-4月整体拿地销售比达到0.14,创下近五年新低。前四月仅有销售TOP20强房企的拿地销售比高于平均值,由此可见,目前土地市场主要是头部房企拿地的战场,尤其是集中供地城市,中小房企投资空间极小。

  其次,从销售TOP50拿地金额来看,1-4月不足25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5%,若于2021年四季度相比,下降幅度也超过20%。其中,超过半数企业投资金额同比降幅超过50%,仅有建发、中海、中交房地产等少数规模化的国企央企投资金额较同期上涨。

  整体来看,前四月,有超过六成百强房企未拿地,市场下行、资金紧张带来的投资压力并没有随着部分城市土拍火热而幅好转。

 02|2022年投资谨慎态势不改  民企融资有望得以恢复

  在新冠疫情影响持续下,整体经济预期在短期内下行,楼市的购买力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对2022年的投资预判,大部分房企表达了相当谨慎的预期:“以销定投”、“量入为出”的策略被多家房企提及,说明当前房企销售、回款依然是房企投资考量的前提。

  房企投资的收紧,一方面源于对市场前景的不确定预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2020年末三道红线以来,房企的融资性现金流大幅收紧,限制了房企的投资能力。民企的融资难度一直较高,值得一提的是,5月中旬碧桂园、美的和龙湖三家典型民企监管机构选定为示范房企,将在本周陆续发行人民币债券,该举措标志着监管机构对于恢复民企的融资决心。

  03|投资偏好更聚焦高能级城市  “回高退低”成主旋律

  投资力度收紧,意味着曾经大面积铺开的投资策略不再适用,有限的资金必须用在更加安全、更加核心的土地资源上。过去两年中,许多房企已经执行了回归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战略,从2021年百强房企投资分布来看,有七成位于一二线城市,比2020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

  聚焦高能级、聚焦核心城市的投资趋势在2022年还将延续,在投资城市的选择上将会更加谨慎,从房企表态来看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万科、越秀、绿城等本来就相对聚焦高能级城市的房企,还将继续坚持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土地资源,万科提出对于非核心城市、非核心区域的经营性资产获取将持续严控,越秀则提出投资优先已经进入且经济、产业、人口等方面有优势的城市。房企对于城市的选择更加谨慎,布局扩张的需求降低,投资以稳、以精为主。

  第二类则是原本三四线城市布局占比较高的企业,如碧桂园、美的等提出了换仓升级、调节方向的需求:美的表示将逐步退出低量级、低能级的城市,碧桂园也提出将退出非确定性的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有选择性地撤出不确定性较强的市场,既能够提高资金聚焦、使用的效率,又能够降低一部分的运营成本。

  实际上,“回高退低”的投资策略已经在2022年得到显现。截止4月末,百强房企投资金额由83%集中于22城,22城以外仅占17%。百强房企在22城以外的投资则主要集中于佛山、常州、东莞发达城市群中热点的三四线城市。从重点企业来看,滨江、金地和金茂的投资全部集中于22城,其次建发、龙湖、绿城也有八成以上的投资集中核心城市。

  04|多元化拿地成破局之道  并购贷非房企“良药”普遍表示谨慎

  2021年土地招拍挂市场两极分化加剧,核心城市(如集中供地的22城)存在竞争激烈、拿地门槛高、限制参拍幅数等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企招拍挂市场的投资,因此招拍挂市场以外的多元化纳储渠道,在房企投资中的重要性也持续增加。

  例如,金科2021年新增土储建面中有66%是通过多元化方式获取的;越秀一直以来多元化拿地比例也较高,2021年通过TOD、城市运营、国企合作等多元化的方式拿地占比达到56%;绿城也通过老旧小区更新、TOD项目、产业小镇等各种形式增加了近千亿货值。

  其中,收并购作为企业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且多家房企表示2022年将在审慎投资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优质的收并购项目。越秀预计将按照40%的投资强度进行收并购的铺排,旭辉则预计将有200-300亿元的并购贷额度,可能增加企业收并购的拿地力度。

  2021年末,银保监会首次指导金融机构合理发放房地产并购贷款,用于支持项目收并购及建设;2022年,为了调动房企收并购的积极性,收并购贷款不计入“三道红线”的考核指标。收并购贷款的提出,明显能够看出在目前房企暴雷、项目烂尾的环境下,政府希望通过并购贷,刺激房企进行收并购,进行行业资源整合。

  但从房企表现来看,尽管政策暖风频吹,房企也并未盲目加强收并购力度。截止至今年5月上旬,百亿以上规模的收并购案例依然罕见。对企业而言,项目是否优质、是否达到企业的拿地标准、是否最终能够实现盈利,才是决定是否进行收并购的根本因素。以此来看,通过政策刺激房企拿地,效果不如前几年显著。

  总的来看,2021年上市房企的投资力度较往年有明显的下降,且更加聚焦于一二线城市,和少量的核心三四线城市。大部分上市房企对于2022年的投资预判也主要以“谨慎”为核心,预计2022年房企投资仍然将会低位运行,销售、回款的情况将决定房企的投资力度。

  城市选择上,房企投资将持续聚焦于高能级的核心城市,对于一些弱三四线城市可能有选择性地退出,这一点从前5月集中供地城市的冷热不均的表现来看也可见一斑,深圳、杭州热度相对较高,而部分城市在政策放松、门槛下调的基础上依然表现冷淡。

  进入第二季度以来,不少城市在楼市、地市方面频频出台利好政策,融资端也有所放宽,但对于房企投资的刺激性作用并不显著,对于当下的房企来说,理性、谨慎是投资最重要的关键词。

朝阳金盏3005-02地块

  ↑微信视频号【北京房产快讯】,土地实探、新闻直击,用视频带您漫游北京楼市。

  您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找到组织,一起聊聊北京买房那些事儿~

北京最全新房盘点 12.6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吉林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这几天,有外媒的小作文说国内明年的降息力度会很大,将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暂且先不用管这小作文说的对不对。其实关于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势,央行行长在前不久一次论坛上的公开演讲,对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势给了一些提示: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强化利率政策[全文]
    2024-12-09 02:09
  • 11月28日,截至现券市场收盘,24华侨城SCP005成交净价100.00元,交易量6.6000亿元,最新收益率2.8698%。资料显示,24华侨城SCP005债券全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代码012483748)[全文]
    2024-11-29 02:06
  • 唐山房价都跌了那么久了,还在那继续深度调整。唐山楼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下跌,到现在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且跌幅真不弱了。唐山楼市的新房房价环比下跌了0.8%,唐山楼市的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了1.1%,唐山楼市的新房、二手房房价都是跌的挺多,关[全文]
    2024-11-24 02:07
  • 11月15日,华夏中证全指房地产ETF联接C(008089)下跌3.01%,最新净值0.73元,连续6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1.05%。据了解,华夏中证全指房地产ETF联接C成立于2019年11月,基金规模2.06亿元,成立来累计收益[全文]
    2024-11-16 02:05
  • 刚刚宣布:又降了!事关漳州人的房贷刚刚央行宣布降息!1年期以上LPR为3.1%此前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6%此前为3.85%直降25个基点刚刚,央行发布公告,2024年10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全文]
    2024-10-22 02:09
  • 首批回购增持贷款上市公司陆续出炉,规模逾百亿元。回购增持贷款对于包括成长股及绩优股在内的核心资产属于巨大利好,利于相关标的价值的再发现,预计市场将形成优者愈优的新格局。回购增持贷款最直接地解决了大股东和上市公司想增持、想回购却资金不足的问题[全文]
    2024-10-22 02:08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吉林都市新闻网 jl.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